緬甸地震救援中的華人力量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助理教授/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博士后 亨凯
缅甸7.7级大地震对曼德勒省、实皆省、内比都市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地震发生以来,国际社会积极伸出援手,缅甸民间社会也自发帮助救灾,但目前情况依然严峻。当地救援机械和医疗物资紧缺,高温天气以及可能出现的强降雨,将进一步阻碍救援行动。
3月28日,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大将对全国发表紧急电视讲话,呼吁国际社会援助。对此,中国迅速做出反应。3月29日上午7点10分,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抵达仰光国际机场,成为抵达缅甸的首支国际救援队。至今中国已派出4支国家级救援队和15支民间救援队,共约500人进入缅甸参与救援,也是目前派遣救援队最多的国家。当然,中国只是向缅甸派出救援诸多国家中的一员,截止到4月1日,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十余个国家的救援队纷纷抵达灾区,开展灾后救援工作,体现了东盟的团结精神。其中,大马向缅甸派遣了50名特别马来西亚灾难援助和救援队成员,参与地震救援行动,同时还提供了1000万令吉特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由于曼德勒和内比都的国际机场因地震受损,国际救援队只能先飞到仰光机场,再乘车北上。作为缅甸的邻国,中国的救援队伍还能从中国瑞丽口岸陆路进人缅甸木姐市,途径腊成市,最后抵达曼德勒省。但这条线路全长460公里,且需要穿越缅北战区,危险性较大。中国蓝天云南救援队经历了38小时45分钟,于3月30日晚打通了这条陆路运输通道,成为首个从陆路进入缅甸的外国救援队。通道打通后,后续救援队伍经此线路进入曼德勒省,车程缩短至9小时。不过,中国红十字会人道主义车队随州经过此路时,由于信息沟通问题,遭遇缅军鸣枪示警。
除了上述的官方与民间救援队外,一些与缅甸结缘的中国知识分子、学生和行业专家也通过微信群为中国的救援队伍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援,如为中国救援队在网络地图上标记需要救援的确切地点,以及为缅甸灾民捐钱捐物。这个群体由100多名学者、记者、非政府组织人员、在缅中资企业人员和救援队员等组成,2021年他们就曾对缅甸募捐过制氧机、口罩等抗疫物资。
中国救援队伍能够如此顺利地在震区进行救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缅甸华侨华人的大力协助。当地的华侨华人有着语言优势以及重要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中国救援队抵达灾区前,已经有大量华侨华人志愿者做好准备,充当救援队的翻译、向导。中国救援队的指挥中枢设在位于曼德勒的云南会馆,将其作为救援工作的信息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云南会馆成立了多个职能部门,包括总指挥部、总联络处、医疗组、咨询组、义工组、救援登记、车辆安排、捐款及物资捐赠等,为救援提供全面的协助工作。
一名参与救援的中方人员表示,由于华侨华人是当地人,常被当作灾区受害者看待,这忽视了他们在协助救援时的能动性。而且,华侨华人每一次参与救援都促进了该群体的成长,有助于打破缅甸族群间的壁垒,促进华人与各族群之间的相互理解。
如2021年,缅甸疫情较为严重,政府组织的疫苗接种工作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于是缅甸中华总商会联合全国华人社团开展了自助接种行动。由于疫苗面向缅甸整体社会而非局限于华人群体,不仅加强了缅甸中华总商会与缅甸政府、社会团体、医院及企业之间的联系,也为华人社团与主流社会之间建立了联结的桥梁。
本次地震救援中,总部设在仰光市的缅甸中华总商会也迅速启动响应机制,于地震次日向全缅华侨华人发出了抗震救灾捐款倡议,同时也为中国救援队提供交通运输与翻译向导等服务。商会先遣队还深人实皆省等地区,勘探道路绘制“赈灾需求热力图”,同时采取多线并进模式,向实皆省和曼德勒省输送救灾物资。除缅甸中华总商会外,缅甸仰光云南会馆、广东工商总会等全国各地的华人社团也各自发起了募款救灾活动,甚至刚经历了战火洗礼的缅北当阳市孔圣佛经中学也开展了一场全体师生的捐款活动。
缅甸位于地震多发带。历史上,缅甸曾发生过18次大地震,其中1912年5月13日发生的8级大地震是缅甸历史记录中最强的一次地震,而本次发生的7.7级大地震则是排名第二。2008年, 缅甸遭遇了“纳尔吉斯”风暴,当时的军政府出于安全理由拒绝国际援助,造成了十多万人死亡。虽然此次地震后缅甸政府及时向国际社会发出救援请求,但由于国内的政治军事冲突,救援工作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目前,与曼德勒省一样位于震中位置的实皆省,自2021年军人政变上台后,就诞生了许多反军方的武装组织“ 人民防卫军”。目前,实皆省的一部分地区已经被流亡政府民族团结政府和多个“人民防卫军”所占领。由于军事关系的紧张,实皆省的网络通讯长期不畅,也导致当地的灾情远不如曼德勒省那般被外界所知。2008年风灾时期,由于军政府的救灾不力,当时的私营新闻媒体在言论审查的压力下,都极力地突出民间.组织的贡献,成为社会所信赖的公共信息渠道。然而,由于2021年的政治动荡,缅甸媒体出现了两极化现象,不同阵营媒体都致力于污名化对立阵营,出现大量经过扭曲的不实新闻,媒体公信力大幅下降,没能完全尽到传播真实信息的媒体责任。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地震救援工作,民族团结政府于3月29日宣布与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停战14天,果敢同盟军、德昂民族解放军与若开军也于4月1日宣布与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停战30天。缅甸国防部则于4月2日宣布停火至22日,并宣布成立了5000亿缅币的地震救援基金。缅甸军人集团与民主派、民族地方武装组织的矛盾由来已久,希望此次大灾能成为推动各方和解的契机。
(《鹭岛南望》是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研究团队就马来西亚及东南亚相关国际问题共同撰写的评论文章专栏。本文是系列评论的第48评。本文作者系缅甸公民,文章仅为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