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振奋人心,砥砺前行 | 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组织师生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3日 点击数: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党委组织学院师生集中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午9:00不到,师生们早早聚集到学院分会场,在屏幕前收看开幕会盛况。学院师生们认真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观看阅兵仪式,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1931—1945,14年浴血奋战,14年艰苦卓绝,四万万人不屈抗争,取得了彪炳中华民族史册和人类和平史册的伟大胜利。1945—2025,山河巨变,正道沧桑。80年过去,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幸福安康、意气风发。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奋斗的征程未有穷期。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召唤着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在新征程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师生在收看结束后纷纷发表感言,畅谈感想与体会。

学院党委书记邱旺土表示,今天我们聆听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共同见证了气势磅礴的阅兵仪式,这是一场震撼人心的国防盛典,更是一堂涤荡灵魂的生动党课。作为学院党委书记,我深受教育、倍感振奋。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的一切发展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在新时期,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作风,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院长高艳杰表示,这场阅兵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更是民族精神与团结奋斗力量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作为区域国别研究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锚定国家战略和学校发展蓝图,夯实研究基础,服务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将学院打造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标杆和东南亚研究的重要战略支点,以实际行动践行“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的使命,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力量。

侨务与外交系系副主任、在职教师党支部书记王付兵表示,今天庄严盛大的阅兵式,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体现,承载着14亿多中国人民的集体意志,也汇聚了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期许。作为长期从事华侨华人、东南亚研究的高校教师,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培育国家栋梁之材,锲而不舍地加强对嘉庚精神、华侨精神的教学与研究,加强对中国与东南亚和平友好往来、华侨华人促进东南亚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重要贡献的教学与研究,在推进构建中国东南亚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作出党员教师应有的贡献。

2025级区域国别学专业博士生刘迪表示,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天安门广场,整齐划一的方队和精良的现代化装备,让我心潮澎湃,无比自豪。这次阅兵不仅是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对浴血奋战的先辈们最好的告慰。作为一名历史学子,我仿佛看到了从烽火连天的岁月到如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的巨大变迁。这盛世,是无数英雄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我们青年一代,当铭记历史,继承先辈遗志,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

2025级区域国别学专业硕士生侯亚琳表示,80响礼炮响彻长空,亿万中华儿女心潮澎湃。全国各族人民、海外华侨和世界目光,共同汇聚在长安街的庄严时刻。作为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的一名学生,回望十四年抗战,我既有感于厦大师生在抗战时期坚持内迁长汀办学,又因广大海外侨胞慷慨捐资支援抗战而备受鼓舞,更振奋于祖国今日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习近平主席指出:“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长安街上铁流奔涌,天安门前英姿飒爽,这场阅兵是对历史最深沉的告慰,也是对未来最坚定的宣誓。让我们牢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2025级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张齐月表示,观看纪念抗战80周年九三阅兵,我体会到其传达的四个鲜明的词语:保卫,抗击,和平,守望。深切感受到抗战精神的传承,我意识到阅兵何尝不是对我们国际关系学院学子的启发——处理国际关系,我们秉怀和平和友好,但决不姑息一切侵略,坚决守护国家利益——这是真正的青春与民族复兴之愿同频共振。军队的编制、武器与时俱进,自主创新的烙印深深刻在阅兵式的每个进程。身为当代青年,我们能从其中汲取的力量与智慧很多,祖国在身后,我们要振奋精神,提升自我,为中国梦的实现付出自己的努力!

文字/龙羽西

图片/朱鸿婕、王绮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