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惟乙巳,节序清明,长空澄澈,毓秀钟灵。4月4日上午,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师生代表齐聚萨本栋、王淑慎伉俪墓前,共同参与庄严肃穆的清明祭扫萨公墓活动。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何丽苹主持。


祭扫仪式伊始,国际关系学院2024级硕士生潘乐纯深情诵读郑朝宗教授为萨本栋校长所作的墓志铭《萨公颂》:“……赞曰:伟哉陈公,毁家兴学。公继其后,舍身治校。真可谓珠联璧合,炳耀千秋,并垂不朽者欤!”其声清越,萦绕林间,带领我们共同追忆萨本栋校长与师生同甘苦、共患难,从严治校,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动人故事。

1937年7月6日,萨本栋先生临危受命,出任国立厦门大学首任校长。时值山河破碎,日寇铁蹄迫近闽南,他毅然率师生跋涉千里,内迁闽西山城长汀。烽烟蔽空之际,萨校长以痼疾缠身之躯亲执教鞭,于祠堂庙宇间开设课堂,油灯下批阅课业至深夜。其“宁可师生共苦,不令教育中断”的誓言,令莘莘学子泣下沾襟。经其呕心沥血,厦大在战火中秉持“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弦歌不辍,学术斐然,为民族存续文明薪火,更为中国高等教育史铸就一座不朽丰碑。可以说,萨本栋校长在学校发展、学生教育、学术创新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接着,我院师生整衣肃立,向萨公墓深鞠三躬并默哀一分钟,在肃穆的默哀中对萨公致以深深的敬意。随后,在院党委书记邱旺土的带领下,众人依次走上前,为萨本栋校长献上一朵朵白色菊花,菊花高洁,一如先生“虽逢乱世犹追光明”的风骨,映照其“以身为炬、点燃希望”的教育家襟怀。


此次清明祭扫活动,不仅是对萨公的深情追思,更是一次精神火种的代际传递。萨本栋校长“以校为家、以生为本”的治校理念,不仅是烽火岁月中教育救国的铮铮誓言,更在今日化作厦大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基因密码。其如长汀山巅的启明星,指引吾辈于百年变局中坚守教育初心,以知识为盾、以信念为炬,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续写弦歌不辍的华章。

文字/黄荣帅
图片/刘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