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研究生更高质量升学,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博士研究生的申请流程,由校研究生会、学生会主办,我院研究生会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生会、社会与人类学院研究生会联合承办的2023-2024学年厦门大学“朋辈引航”第七期活动暨充电赋能站第四期活动于6月21日晚顺利举办。本期活动的主题为“朋辈引领,‘博’采众长”申博经验分享,分享会采取线上会议的形式进行,邀请了五位不同专业方向的嘉宾,围绕境内外申博攻略、学术简历撰写技巧、论文准备、导师联系与复试经验分享等与同学们分享申博经验。
论文准备、博导联系与复试准备
国际关系专业2020级硕士饶金山,目前已经被厦门大学录取为南洋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他介绍了发表论文的经验,建议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刊物投稿。他提到联系导师需要关注目标学校的政策,明确自身申请博士的目标。复试准备需要“无范围备考”,可以围绕研究计划、专业知识与外语对话能力三方面展开。
简历制作、信息获取及面试技巧
行政管理专业2021级硕士生赖丽琴,目前已经被清华大学录取为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她在分享会上围绕“实力”与“吸睛”两部分,结合自身经验,介绍了学术简历制作需要注意的事项,分享了常用的模板与撰写技巧。她还介绍了申博的信息获取渠道并提醒同学们复试相关礼仪。
解读国内高校的申博经验
政治学理论专业2021级硕士单雅杰,目前已经被清华大学录取为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她结合博士申请的考核方式,重点介绍了研一、研二不同阶段的同学在面对申博时需要注意的方向,并分享各院校的申博时间线。她建议同学们一定要结合研究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再认真准备各类材料。她还分享了申博笔试、面试的经验,鼓励大家尽力申请,放平心态。
揭秘文书撰写、考试经验
人类学专业2021级硕士林俊杰,目前已经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为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他梳理出申博的关键时间节点,详细介绍了申博文书的撰写并建议大家多与硕导交流,不断完善申请材料。他还总结自身经验,介绍笔试的特点是题量小、但花费时间长,需要提前演练此类考试,而面试需要熟悉流程,突出特色,与考官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
申请部分香港高校的重要时间节点
社会学专业2021级硕士田乃琦,目前已经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为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他以香港中文大学的申请经验为例,建议同学们在九月前需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目标院校的信息,取得目标院校要求的语言成绩并完成简历制作与初步的研究计划。他还强调研究计划需要尽可能撑起博士在读期间的工作量,尽早启动、尽早修改。九月后需要多与申请学校的有关教授通过Email联系,增加自己被录取和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同时不断完善简历与研究计划。
本次活动吸引了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公共事务学院、社会与人类学院近百名学生参与。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采用直接问答与评论区留言两种形式,与分享嘉宾深入交流申博准备及注意事项,嘉宾们根据问题积极解答同学们的疑惑。
问答互动
充电赋能站——“朋辈引领,‘博’采众长”申博经验分享会落下帷幕,申博经验分享会不仅为我院意向升学的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也让同学们对申博的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此次活动为人文社科相关学院的同学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助力同学们实现升学目标。